家教指南 接长学习短板——为孩子提供个别支持
【第1337期】家教指南 | 接长学习短板——为孩子提供个别支持
【案例导入】老师打电话给小王同学的妈妈,说担心孩子的英语学习,各门功课都很好,唯独英语拖后腿,是什么原因呢?也找孩子谈过心,想帮助她补一补,发现孩子有点排斥英语学习。小王妈说到这个忍不住倒起了苦水,原来小学时小王的英语老师特别严格,甚至有点刻板,因为作业问题小王被当众批评过几次,这个孩子看上去柔弱抗争。
【案例分析】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,不是由木桶中最长的板决定,而是由最短木板决定,这个“木桶效应”常常被老师借用来教育学生不要偏科。但是,偏科现象却依然存在着。
学者的研究发现,偏科有先天性因素,负责数学和语言的是截然不同的大脑系统,两种系统发展相对比较独立,通常是均衡发展的,但也有部分人单种优势。另外,在妈妈怀孕、生产的过程中受到创伤,或者家族中有遗传性脑组织损伤的,也是造成读写障碍或计算障碍发生偏科现象的先天因素。成长环境和早期的培养也是发生偏科现象的因素,家中有大量藏书的父母也许会促使子女多阅读和写作练习,反之有些父母可能更注重算术的培养,很自然地就出现较强和较弱的学科。另外,成长环境中的心理挫折也可能成为影响因素,小王同学因为在早年的英语学习中受挫,对英语学习产生抗拒心理,因为学习不投入逐渐出现学习困难,因为学习困难进而产生畏难情绪,恶性循环出现,结果让人担心,出现其他学科都好,英语成为学习短板的偏科现象。
【策略指导】孩子出现学习短板时,父母可以尝试这样为孩子提供个别支持。
1.理解孩子,停下过度的指责和盲目的补习。在孩子出现偏科情况时,家长一定是心浮气躁的,常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孩子学习不够认真努力,或者认为孩子不懂事,不知轻重,不上心。常常表现为着急唠叨,批评指责,这样的应对方式反而会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添加不愉快的成份,加重他们对于这个学科的厌烦和畏惧。还有一些家长,认为只要足够努力,就能达成目标。所以到处访名师上各种补习班,压着孩子不停地刷题做练习,一次次让孩子感受到他在这门功课上的无能,一次次受挫。父母需要慢下来去审视,当一种应对方式长时间没有效果时,就可能是不合适的,就要看一看哪里出现问题,需要怎么的调整和改变。
2.追本溯源,找到出现学习短板的原因。学生出现学习短板的原因是多样的,有生理的原因,有环境教育的原因,还有心理原因,所以帮助孩子补长短板,第一步应是找到引发出现学科困难的具体原因,然后有针对性的去“补长”。对于生理性的原因,最先要做到的可能是接受,对于不可改变的部分过于执拗地试图改变,肯定会带给孩子很多心理上的负面感受,效果也不会理想。心理挫折造成的偏科,应该在帮助孩子得到心理干预后再进行学科的补长。
3.做父母不做老师,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。父母的角色是陪伴孩子成长,学习的部分可以起到是督促作用,但是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,可以自己教导孩子学习,就有可能出现网络上“神兽不受教”的糟糕场面。孩子的心智发展是有规律的,教材的编制教育的进程都是遵循规律的,教师上岗前是经过多年培训的,教师进课堂前是研究过教材认真备过课的,所以他们的教育是贴近孩子的需要和接受方式的,他们更了解孩子在哪里接受会有难点,哪里会常出错,才能相对平和的教导学生。父母如果想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,就要做好自己的角色,不要试图替代老师,而应该是多与老师沟通,与老师做好配合,起到应有的督促作用,关注孩子的情绪,做好教导与陪伴。
4.清晰补长的具体需要,为孩子找到个性化的支持。如果自己的孩子需要提升的是基础部分,而家长追求有名气规模大的培训机构,把孩子送到往往会进行超前授课的培训班,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。所以在上具体的补长辅导前,要与任课老师充分的沟通,清楚地了解到孩子补长的具体需要,然后再给孩子找到最合适的补长方式。
【亲子互动】与孩子一起学习用“五步脱困法”制定正向的小目标。第一步,找到困境“我不能”:我的英语作业拿不到高分。第二步,改写加上时限:到目前为止,我的英语作业还拿不到高分。第三步,找到原因:因为之前练习不够,到目前为止,我的英语作业还拿不到高分。第四步,找到改变方向:如果我每天练习写一篇英语作文,就能拿到高分了。第五步,行动计划:今天晚上开始,我每天练习写一篇英语作文,下次考试就能拿到高分了。